center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center


1月 25年
院校概述 · 招生简章 · 公告汇总 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简称“杭电”,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浙江省首批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推免权和全球雅思考点。对口支援衢州学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面向港澳台地区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月19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成为首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在读研究生近8000人,拥有 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博士生导师200余人,硕士生导师1300余人。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获得B+,位居全国高校前20%。学校科研实力雄厚,2022年度科研经费超过6.06亿元,列省属高校第2。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中,2021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主持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学校一直非常重视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校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突出,2022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和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等学术创新成果近800项,在2022年教育部组织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中,共获全国一等奖9项,二等奖71项,三等奖42项,综合成绩稳居全国高校前20位、省属高校第1位,创历史新高。毕业校友积极传承母校创新创业基因,在杭州市发布的2022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中有数十家校友企业入选。

欢迎海内外广大考生报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

一、招生类别及学制

(一)招生类别

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外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具体参见网报系统招生专业目录),招生人数不限。

(二)学制

学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硕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二、考生报考资格

(一)考生所持身份证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港澳地区考生持(1)香港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和(2)《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

2. 台湾地区考生持(1)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2)《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台湾居民居住证》。

(二)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以下条件:

1. 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2. 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祖国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历。

(三)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四)拥护“一国两制”和基本法、拥护国家和平统一。

(五)有两名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学者书面推荐。

三、报名

报名时间:2023210日至225日,全天24小时接受网上报名。

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报名工作试行网上报名结合网上(现场)确认。所有参加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进行网上(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按报考点要求缴纳报考费。网上(现场)确认工作由报考点负责组织进行。

(一)网上报名要求

1. 考生应在规定报名时间内登录“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网址为http://www.gatzs.com.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并上传电子照片。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

2.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要求或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网上(现场)确认、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专业,具体报考专业参考学校招生专业目录。

(二)网上(现场)确认要求

1. 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要求对报名信息进行网上(现场)确认,网上(现场)确认须在2023311日前完成。具体时间由各报考点自行确认和公布,逾期不再补办。

2. 考生网上(现场)确认时应按规定提交本人网上报名编号、有效身份证件、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但须提交应届在读证明原件)或同等学历文凭,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3. 考生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和电子照片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 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缴纳报考费。

5. 报考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签字确认后交报考点留存。

6. 考生应按报考点要求提交相关报名材料副本。

(三)招生报考点

受教育部委托,下列5个报考点负责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宣传、组织考生报名和联络考生等工作。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可在上述报考地点任选其一报名。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人:秦彦超

   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945819,图文传真:(010)68945112

2.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院) 联系人:黄建业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邮政编码:200092

电话:(021)65982683图文传真:(021)65988292

      3.广州: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联系人:陈瑶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69号,邮政编码:510631

电话:(020)38627813,图文传真:(020)38627826

4.香港:京港学术交流中心 联系人:黄冠麟、李丹华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号联合出版大厦141404

电话:(00852)28936355,图文传真:(00852)28345519

5.澳门: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  联系人:邝子欣

地址:澳门约翰四世大马路7-9号一楼

电话:(00853) 28555533,图文传真:(00853) 28355427

四、打印准考证

2023321--331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内地(祖国大陆)高校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网”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

五、考试

(一)初试

报考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为一门外国语(满分为100分)和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50分)。

报考博士研究生,考试科目为一门外国语(满分为100分)和两门业务课(满分均为100分)。

初试方式为现场笔试或网络远程笔试,具体视报名情况和疫情防控形势确定,并提前通知考生。初试试题均为学校自命题。初试科目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2023年面向港澳台地区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网址:http://grs.hdu.edu.cn/main.htm

初试时间:4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复试

复试时间:4月中旬,复试形式为现场面试或网络远程面试为主,具体视报名情况和疫情防控形势确定,并提前通知考生。各学院复试考核办法、参加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内容、安排等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通知(网址:http://grs.hdu.edu.cn/main.htm)。

六、录取

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具体计算方法以各学院公布的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方案为准),再结合考生政审和体检情况,择优录取。录取通知书于20236月发放。

七、学费及奖助体系

收费标准参考内地(祖国大陆)全日制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和有关情况。港澳台优秀研究生在校期间可按教育部相关要求申请由教育部港澳事务办公室设立的“台湾、港澳及华侨奖学金”,同时可与内地研究生同等条件申请学校各类优秀研究生奖学金。

八、住宿条件

经港澳台学生本人申请,学校同意,港澳台学生可选择和学校招收的内地(祖国大陆)学生相同标准的宿舍,收费标准一般为1600/学年·人(具体结合学生来校报到后的实际住宿情况确定)。

九、其他说明

本简章内容若与国家最新发布的政策相冲突,以国家发布的招生政策为准。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内地(祖国大陆)当年招收研究生的相关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执行。

十、联系方式

招生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单位代码:10336

联系部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 电话:0571-86873840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2号大街  邮编:310018

网址:http://grs.hdu.edu.cn/   邮箱:hx76@hdu.edu.cn 



02 11/A
院校简介

资料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工、理、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行业、面向世界、服务社会、支持国防,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弘扬“笃学力行、守正求新”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下设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0余人,教职员工2400余人。学校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45个本科招生专业,2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设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拥有4个国防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6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1个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9个浙江省重点学科。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浙江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办学规模、水平、质量和效益等各项指标均位于浙江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拥有一支以国家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术造诣深的知名学者为带头人,中青年专家教授、博士等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全校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正高职称36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00余人。其中院士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8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8人。省特级专家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2人。设有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在众多领域参与并完成了一系列国家“六五”至“十三五”计划重点攻关、“973”“863”等高科技攻关和国家、省部基金科研项目。2021年实到科研经费突破 5.2亿元,稳居省属高校第2。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其中,2021年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21年主持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学校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科技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以及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荣获“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拥有浙江省智慧城市研究中心(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海洋工程研究中心、微电子研究中心、中国财务云服务研究院、生物三维打印与医疗器械研究院、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省管理会计应用创新研究中心、浙江(杭电)创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技教育研究平台。目前,学校与国内外数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已成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高地,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13项。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学风浓郁,学科竞赛成绩突出,近五年在挑战杯、互联网+、电子设计、数学建模、ACM程序设计和智能汽车等全国大学生顶级权威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以上300余项,7次冲入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全球总决赛,曾获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等国际奖项,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人数与学生拥有专利数在省属高校中位列首位。2017年第41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获得全球排名并列第20;2017年至2021年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共获一等奖24项(含5项全国冠军),总成绩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202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科技前沿专题邀请赛(瑞萨杯)获赛事最高奖瑞萨杯;2017-2021年全国普通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排行全国第17位,地方本科院校竞赛榜单列全国第一。


  办学66年来,学校在复合型IT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五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优秀人才,众多校友成为阿里巴巴、中芯国际、京东方、中电熊猫、海信、创维、厦门宏发、北信源等国内电子企业的领军人物,据统计全国IT百强企业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掌门人为我校校友。学校被誉为“IT企业家摇篮”和“卓越会计师沃土”。学校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浙江省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国30个省市区招生分数位居同类院校前列。据第三方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的起薪率、职业稳定性、国内外升学率、对母校的忠诚度等方面指标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浙江省首批文化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拥有网络文化、原创音乐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学科竞赛文化等一批国家级文化品牌,每年均开展“大学之道”人文讲堂、“缤纷下沙”高雅艺坛、社团文化节等数十个文化主题活动以及科技文化节、研究生IT创新学术论坛等一批学术主题活动。金庸、王蒙、泽尔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李昌钰等众多海内外名家大师都曾来校,与师生切磋交流。校园环境优美,书海风荷、雅湖云影等“杭电十景”风光如画。


  学校设施一流,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馆、体育场、文化活动中心。2021年获批“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拥有国家级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拥有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工业和信息化部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等1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首批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院,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0个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技术平台、4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载体、3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浙江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培养基于网络的先进制造技术人才为主的工程训练中心。学校具有先进的网络信息平台,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健全,教学科研实验室及服务与共享公共平台完善,办学条件处于浙江省属高校及国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学校对外合作交流广泛多元,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墨西哥、奥地利、塞浦路斯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33个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大力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充分发挥信息类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境外联合办学,在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建有7个境外办学机构。学校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招生国别丰富,教育层次覆盖学历生教育和非学历生教育,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学生招生奖学金专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和一流科研机构设立60余个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建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每年都聘请大量长短期外国文教专家驻校任教,选派千余名优秀大学生赴国(境)外名校留学或长短期学习,选派近百名教师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学校2018、2019、2020连续三年国际化总体水平位列浙江省属硕博高校第1。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


资料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数据统计到2022年06月






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





面向港澳台招生院校鏈接





   本頁引用教育相關官網及大學官網一些資源,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具體信息請以官網公布為準。



大学 - 校徽


image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4年面向港澳台地区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面向港澳台地区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面向港澳台地区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简章

官網鏈接


center

大學概況


中文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外文名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简    称
杭电
创办时间
1956年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
理工类
学校特色
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省部共建大学
111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主管部门
浙江省人民政府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兴杰(党委书记)
校长:朱泽飞(校长)
专职院士数
3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
工程硕士领域9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4个
科研工作站
院系设置
机械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会计学院等20个学院及教学单位
校    训
笃学力行、守正求新
校    歌
《杭电之歌》
校庆日
3月20日
地    址
杭州市杭州经济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158号
院校代码
10336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国内第一台生物3D打印机
知名校友
王东升、戴珊、刘体斌、郑钧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流金歲月

「 笃学力行、守正求新 」

版權聲明
 
註:點擊學校名稱進入院校本站主頁,查看院校詳情、报考公告、简章目錄等。(共計:428所,更新:2025年4月21日)

 

最新高考汇总

2025年
招生院校

2025年4月21日

2025年
本科生招生

2025年1月15日

2025年
研究生招生

2025年1月10日

2025年
报考指南

2025年1月10日
To Top